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人气:595 来源: 标签:
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图书馆作为学校传播知识、情报、信息的第二课堂,在提升师生职业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重视图书馆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的文化资源以及对馆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中职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去考虑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图书馆 服务模式 现存问题 对策与发展
一、 中职学校图书馆现在存在的问题
1、 当前中职学校办学压力大,国家对学校的资金支持有限,学校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校内外各项建设事业中,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部门所获得的经费势必受到影响而被消减。由于印刷文献价格的不断上涨,学校资金的不断减少直接影响到图书、报刊资料的购进。由于图书资料匮乏、陈旧,到图书馆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图书馆变成了被校领导及师生遗忘的角落。
2、 生源素质
近几年来,随着大专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院校的招生越来越困难,随之而来的生源素质也呈现出了大幅下降的趋势。很多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较差,且对专业技能训练毫无兴致。他们常常沉迷于网游、武侠言情小说、漫画杂志等。因此课下阅读名篇名著、有关技能资料、主动钻研职业技能就更无从谈起。即使有部分到图书馆阅读的学生也常常是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但与专业无关的报刊书籍。这种状况导致了图书馆内与学生专业特色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无人问津、被束之高阁。进而导致了图书馆教育陷入了“虽藏书万卷,但使用率低”的泥潭。
3、 教师对图书馆资料的利用问题
中职教师主动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积极性较低。图书馆以前是教师学习、查阅资料的最佳场所。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信息资料利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更多教师倾向于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更多地采用电子信息资源。相比之下,传统图书馆的信息量明显逊色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储存,且知识信息滞后难以满足读者对及时信息的需求;同时网络资源可以随心所欲地被读者复制、下载、粘贴、打印,使用起来更为灵活方便。但实际上电子信息资源即使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也不能代替传统图书馆的作用,其一更多的专业信息资源是需要付费的。其二虽然电子信息资源检索利用起来比较方便,可是作为中职教师如果长期阅读浏览电子资源也不利于身心,到图书馆阅读纸质文献资料是另一种氛围的感受与喜悦,甚至是一种幸福与享受。其三,需要深入、系统学习的教师只有到传统图书馆翻阅大量纸质文献才能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4、 传统服务模式对借阅的影响
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层面上,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形式的单一性。传统服务模式主要是“面对面”“一对一”的借阅服务方式。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开展,以有限有形的纸质文献信息的搜索、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的服务。二是服务工作的被动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馆员是图书的管理者和主人,而不是服务者,简单的将图书馆看成本校师生的图书“阅览室”,习惯于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三是服务工作的封闭性。由于中职图书馆发展历史短,外部联系少,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内向型服务模式。四是服务对象的固定性。由于条件限制,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本校师生。
摘要:图书馆作为学校传播知识、情报、信息的第二课堂,在提升师生职业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重视图书馆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的文化资源以及对馆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是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中职学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去考虑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图书馆 服务模式 现存问题 对策与发展
一、 中职学校图书馆现在存在的问题
1、 当前中职学校办学压力大,国家对学校的资金支持有限,学校要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校内外各项建设事业中,图书馆作为教学辅助部门所获得的经费势必受到影响而被消减。由于印刷文献价格的不断上涨,学校资金的不断减少直接影响到图书、报刊资料的购进。由于图书资料匮乏、陈旧,到图书馆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图书馆变成了被校领导及师生遗忘的角落。
2、 生源素质
近几年来,随着大专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院校的招生越来越困难,随之而来的生源素质也呈现出了大幅下降的趋势。很多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较差,且对专业技能训练毫无兴致。他们常常沉迷于网游、武侠言情小说、漫画杂志等。因此课下阅读名篇名著、有关技能资料、主动钻研职业技能就更无从谈起。即使有部分到图书馆阅读的学生也常常是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但与专业无关的报刊书籍。这种状况导致了图书馆内与学生专业特色密切相关的文献资料无人问津、被束之高阁。进而导致了图书馆教育陷入了“虽藏书万卷,但使用率低”的泥潭。
3、 教师对图书馆资料的利用问题
中职教师主动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积极性较低。图书馆以前是教师学习、查阅资料的最佳场所。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信息资料利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更多教师倾向于在网络上查找资料,更多地采用电子信息资源。相比之下,传统图书馆的信息量明显逊色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储存,且知识信息滞后难以满足读者对及时信息的需求;同时网络资源可以随心所欲地被读者复制、下载、粘贴、打印,使用起来更为灵活方便。但实际上电子信息资源即使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也不能代替传统图书馆的作用,其一更多的专业信息资源是需要付费的。其二虽然电子信息资源检索利用起来比较方便,可是作为中职教师如果长期阅读浏览电子资源也不利于身心,到图书馆阅读纸质文献资料是另一种氛围的感受与喜悦,甚至是一种幸福与享受。其三,需要深入、系统学习的教师只有到传统图书馆翻阅大量纸质文献才能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4、 传统服务模式对借阅的影响
目前,中职学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层面上,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形式的单一性。传统服务模式主要是“面对面”“一对一”的借阅服务方式。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开展,以有限有形的纸质文献信息的搜索、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较低层次的服务。二是服务工作的被动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馆员是图书的管理者和主人,而不是服务者,简单的将图书馆看成本校师生的图书“阅览室”,习惯于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三是服务工作的封闭性。由于中职图书馆发展历史短,外部联系少,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内向型服务模式。四是服务对象的固定性。由于条件限制,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本校师生。
[1]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
·下一篇: 浅谈6~35kV配电网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