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期刊网提供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代写代发,发表文章等业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百科 > >

关于湖北科教特点和地区经济创新能力分析

作者:经济核心论文发表     人气:806     来源:http://www.qyqikan.com/web_show.asp?id=2148     标签:经济核心期刊投稿
【摘要】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尤其是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因素就是不断发生变化,区域教育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往往使得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新时期区域经济和谐增长的关键因素。本文将对湖北科教优势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更好的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针对问题提出提高湖北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湖北 经济增长 创新能力
前言
    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罗默、卢卡斯内生增长理论所描述的一样,经济增长动力除劳动力和资本之外,技术进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力。而且区域的技术水平不仅影响到劳动生产率,也影响到资本的收益。如果不是建立在内生的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资本的边际效益将是递减的,投资回报率也比较低。而区域的教育水平决定了区域技术进步的水平,由此看来,区域的教育水平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对推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区域教育水平还为经济增长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受到良好教育的劳动者能够很快掌握生产技术,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并能够推动和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资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单纯依靠投资、进出口和消费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是不现实的,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教育水平,发展资源节约技术,创新环境友好型产品,才能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问题。湖北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生产要素、投资条件、还是社会需求与供给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在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面前,如何更好的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谋求高质量的经济和谐增长已经成为湖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
一、湖北科教优势和创新能力现实分析
1、科技人力资源原因分析
  2006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培养的在校学生(本、专科)109万人,居全国第三位,中部第一位。湖北拥有雄厚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拔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一个人才培养的摇篮,但这种优势并没有为湖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院校及科技人员地区分布不均衡。湖北86所高等院校中有48所分布在武汉,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全国重点高校全部集中在武汉。另外,在区域空间的极化作用下,湖北的科技人员也主要聚集在武汉,周边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人员相对较少,使武汉和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二是科技人员总数和行业分布失衡。2006年,湖北全省的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分别达19.6万人和6.26万人,居全国第十位和第九位,这与湖北的科教实力不相称。就科技人员行业分布来看,全省62.18%科技人员集中在教育战线,22.76%在卫生战线,只有11.05%为工程技术人员,这种行业分布现状使得湖北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制约了企业的自主。三是人才外流多。由于受区域收入差异、经济发展现状等多种原因影响,直到2006年,湖北的人才流动总体趋势方呈现净流入状态,在此以前湖北培养的人才多数输出到外地。
2、科研机构现状原因分析
  我国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湖北科研机构众多,实力雄厚。截至2007年,全省有各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346家,其中有国家实验室1个(即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全国有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全国第三,部委专业、开发实验室4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24家,全国第八位;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154家;各类国家级产业化基地29个,全国第四位。然而,这些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高校和武汉,周边地区和企业的科研机构相对较少。据统计,2006年,湖北全省只有31.95%企业设有科技开发机构,36.8%企业有科技活动。
3、科研产出情况原因分析
 值得骄傲的是湖北的科研活动和科研产出优势突出。2006年,湖北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达1027项,获科研资助经费5.91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湖北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论文数量达到3598.82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26.71篇/万人),居全国第六。但在科研产出硕果累累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直接服务于省内企业的科研成果少、研发投入较低。据统计,近三年湖北省高校及科研院所承担的纵向课题经费12.23亿元,其中省内各级政府投入约占1/5,其余来自国家有关部门;横向课题经费9.43亿元,来自省内企业投入的年均1.34亿元,省外企业投入的年均7.83亿元。二是科技产出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较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湖北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13位。2006年,湖北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位次不升反降,位居全国第16位。
 三、提高湖北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
1、增强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理论,知识创造能力是区域创新的基础。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越强,创新频率越高。针对湖北科教优势和区域知识创造的发展实际,一是要积极增加地级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确保地级市知识创造的源泉。二是积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体系,保护区域创新人才的知识创新成果,维护创新者的知识创新利益,提高创新积极性。三是积极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依托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发挥湖北的科教优势,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并积极创新用人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所用,使湖北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中部人才高地。四是加大区域科技投入和奖励,积极设立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对创新成果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创新者实施重奖,为知识创造提供动力支持。
2、提高区域的知识流动能力
  加快区域的知识流动,有利于区域的知识更新、技术扩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是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包括国内合作和国际合作。在国内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积极召开企业与省内外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为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企业的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对接。在国际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积极引进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技术。二是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争取外资企业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三是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引导企业集聚,加快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与扩散。
3、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措施
  企业是一个整体性的,也是区域创新的主体,推进区域创新必须以企业创新为中心。一是积极完善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包括政府优先采购区域企业的创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企业研发项目贷款,对企业创新投入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二是以“五个一百工程”为平台,加大创新型企业、创新项目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广创新型企业的先进经验,在全省形成争做创新型企业标兵的竞赛氛围。三是加大对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针对企业发展前景好的创新成果、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要及时调整科技投入方向,及时给予企业资金支持。最后是要不断完善企业创新体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培养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人才,为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供保障,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1]

·上一篇:如何融合好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的问题
·下一篇: 谈信息时代舆论对警官形象传播的影响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