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期刊网提供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论文代写代发,发表文章等业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生成的帮扶”的工作

作者:语文核心期刊发表     人气:1776     来源:http://www.qyqikan.com/web_show.asp?id=2316     标签: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阅读好像是杂乱无章的,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候,不能有效吸取知识,这个原因其实是因为学生对文本解读缺乏共鸣。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的认知与文本的解读之间架设一座坚实的桥梁,从而使学生在攀登文本时获得切实有效的助力。具体来说,这座桥梁可以是以下的内容:
  1.阅读态度的培育:用阅读感受刺激生成
  出于所谓的“课堂效果”的考虑,我们的很多课堂都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去学习。但事实上,很多比较出彩的教学活动都是来自于阅读者的阅读思考。因此针对阅读感受展开教学,是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就课堂而言,这种阅读者有两位:学生和教师。
  (1)添加学生的阅读感受
  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在某些领域或知识点上可能比教师更有涉猎性。因此针对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心得展开教学,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所不能忽视的。
  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有一个环节是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史铁生母亲的形象,在探究“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的内涵时,课堂上有一个学生提出:“史铁生母亲并不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一是史铁生母亲这样对待儿子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去做的,二是至少史铁生还活着,母亲还可以拥有儿子。”虽然这样的意见有失偏颇,但这个问题却很有价值。于是笔者组织学生用改写的方式,以母亲的视角来改编第二部分,以此斟酌得失损益。这一改写使得大家对母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把握,甚至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比照一下老舍与史铁生对于母爱的表达,于是大家一起翻出《想北平》,研究“想说而说不出”与史铁生“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的情感。这样的学习活动,不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来自于教师自己的阅读生成,而是由一个学生的阅读生成引发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我们课堂上探究“你如何看到母亲的痛苦”来得更有意义。这样的教学活动也不是来自于教师的预设,而是来自于学生的阅读生成和学习生成,对于学生的启发促进作用会更直接。
  (2)添加教师的阅读感受
  就课堂准备而言,教师总是从自己的阅读原初体验出发。但笔者个人感觉,教师鲜活的、真实的体验,才能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这种感受和心得对学生来说,往往是灵感的源头。
  在教学《江南的冬景》时,笔者曾经让学生探究第五段郁达夫如何表现江南冬天的“生气”。第一次授课时,学生对于文本的探究是比较模式化的,诸如“景物描写”或者“丰富的色彩”这样的标准化回答充斥着课堂。于是笔者在第二次授课时先提供了一个自己的解读:“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这一句是描写江南的地质,郁达夫别出心裁地用了“丰腴”“润泽”本应用来形容女子体态和雨水的两个词,形象地表现出了江南土地富含水分的特点,但这种水分又不泛滥,“含”“养”两个字传递出的就是这种水分充盈又不满溢的“含蓄之美”。然后要求学生参照教师的思路写一段赏析。
  思索之后,有学生写下了如下的一段话:“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一句描写的是江南冬天的树木,郁达夫巧妙地运用了“着”这个常用在绘画上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在一个并不特别寒冷的环境里,树木枝头凋零但不衰败的画面,红叶飘落后的枝头本来应该是一篇荒芜,但大自然把雪白的桕子“着”在灰蒙蒙的枝头,不仅丰富了江南冬天的颜色,更带给了欣赏者意外的惊喜。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真正开始用发现的眼光审视文本。其前提就是教师的阅读心得给了学生一个挖掘文字的“放大镜”,借助这个“放大镜”的启示,学生能够更细腻地品读文本,获得更多的感受,这也就达成了我们阅读课堂的本意。语文建设杂志成立时间是1956年,是非常优秀的语文建设刊物,语文建设杂志投稿需要注意投稿作者信息。经过多年的发展,语文建设依然是中文北大核心期刊。
  2.文本认知的“拉手”:用思想背景铺垫理解
 这本来是一种老生常谈,但很多课堂的背景介绍还只是一种形式。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触碰产生文本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对于学生更深刻地解读文本,尤其是仅靠单纯的文字解读很难把握的文本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有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探究王羲之的情感变化。因为学过《赤壁赋》,学生对于王羲之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尚能理解,但为何在这样万事俱休的痛苦之后还要生出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般的“正能量”,学生是很难通过文本解读获得理解的。在学生迷惘之时,我及时地为学生提供了这样几则材料。
  “王逸少作会稽……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王逸少听支道林谈玄》)
  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弃官之前到父母墓前,跪拜告誓,在叙述他处境时说:“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世说新语·言语》中王羲之言于谢安)
  结合这些背景资料进行简要的点评,学生对王羲之“悲”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认识到这种悲伤的情绪背后,是对生命的深沉眷恋与执着。这种感伤,是诗人对人类终极命运的一种哲学思索,其间又蕴含着对生的执着和追求。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到,教师为学生架构的认知文本的桥梁,必须是能够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跨越文本认知障碍的。教师提供的资料过难或过偏,学生难以逾越文字的障碍,进入文本就会成为空谈;教师提过的资料过于复杂,学生还要分出时间推敲斟酌,会造成课堂的低效。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无论是开发文本的内涵,或者是运用名家的形式,其关注的对象一定是学生,其标准一定是能够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
参考文献:
  [1]陈隆升。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06.
  [2]黄厚江。还课堂语文本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1.
  [3]刘祥。语文教师的八节必修课[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07.

[1]

·上一篇:论计算机局域网的问题和管理办法
·下一篇: 谈男性形象缺失变形的启示